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鋼琴彈奏法心得 - 第一章 2/2

書名: 鋼琴彈奏法 (Notes from the Pianist's Bench) 
作者: Boris Berman 
譯者: 廖皎含 
適合讀者: 已有中高級鋼琴演奏能力的鋼琴演奏者


我經常要求我的學生嘗試由大關節把重量 "貫穿" 到指尖上,使得指尖有重量
想像一個吸塵器在你的肩膀上,從雙手上吸取重量,以此來得到輕巧的觸鍵
想要增強音量時,會運用大一點的關節。不過一般而言,"進" 的鍵方式並不適合大聲的片段。這種壓力只會造成一種堅硬且逼迫的聲音
學生應培養一種 "長手指" 的感覺,或是想像所有來自手臂的 "果汁"正流向手指
想像有一個 "長脖子" 去幫助學生感覺肌肉從耳朵到脖子無間斷的連貫,然後到上臂及通到指尖
這些 "想像力" 一般而言都是鋼琴家所擅長的。我的老師也提過這裡多數的 "想像力"。彈小聲時一般常用三種聲音:很集中的聲音 (有明顯的主弦律,這時小聲若聲音不集中,一般我們會說 "這個聲音沒有焦點")、很快而精巧的觸鍵聲 (在多數巴洛克作品中的小聲都會用到這種聲音。白話來說就是 "很有精神的小聲")、以及很柔的聲音。而上面 quote 的內容中,第一個想像力與第四及第五個個想像力結合,很適合彈奏 "很集中的聲音"。也就是說,想像有個力量的泉源在肩膀,力量延著手臂的筋肉肌腱往指尖跑,跑進琴鍵上,這一般來說也比較接近進的動作。但因為要彈小聲,但同時這樣彈會用到比較多大關節的動作,所以觸鍵速度不能快,也就是說,在教學上除了 "想像力" 的訓練外,我也常用比較科學的方式說 "這需要又重又慢又持續的觸鍵",又重又慢的觸鍵配上大關節的動作,可以讓聲音十分持續,這也是專業鋼琴家在彈歌唱性的小聲最常用的方式。像是 Rachmaninoff Prelude Op.23 No.4 的開頭,右手用這個方式彈琴,左手用小關節摸到就走的彈法,可以讓右手的弦律線條很明顯,右手的每個音符聽起來比較持續。這種明顯的對比不是笨拙的靠右手比左手大聲來完成,而是靠觸鍵來達到這個目標。

quote 裡的第二點則可用來彈奏有精神的小聲,整個手沒什麼重量,但用小關節彈奏,很快很快的觸鍵 (出的概念,像撥弦的彈法),這樣可以讓音符很小聲,但很集中,因為集中,所以聽來會很有精神。科學上來說,撥弦的彈法會延長琴鍵起來的時間,使止音器不會直接且快速的停止琴弦震動,所以這個音符在結束時不是 "嘎" 的一聲結束,而會有一點點很短的迴響,也因為這樣,所以音色不會很難聽。

(請在 youtube 或優酷上搜尋 "黃光立 音色" 可以找到我的一個影片,裡面示範如何練習音色。那個方式主要就是在練這種彈法,會讓手指離鍵時延長琴鍵起來的時間,影片裡也有比較這樣彈與不好的彈法的音色差異)

quote 裡的第二點,如果把手指速度放慢,就會產生小聲但很柔的聲音。但這種聲音通常會用在伴奏部份,主弦律中,小聲已經不容易表現,如果只想像這樣彈,會讓聲音失去方向性,演奏上有其危險性在。
如果鋼琴家在嘗試大聲的同時,手指依舊黏在琴鍵的表面,此時他所能做的只是壓下琴鍵,產生非常緊壓的聲音
這件事在彈奏大聲時,特別是技巧不好的兒童身上常見。他們經常被訓練彈琴前手指先在琴鍵上準備,然後往下用力彈奏大聲。並不是說先在琴鍵表面彈大聲就一定爆,有一種彈和弦的方式是這麼彈的沒錯 (快速往下彈,用全身的力量,琴鍵未碰底時力量就全部放開)。我常提一個觀點,在此再多囉嗦一次:怎麼製造音色是很科學的事,而音色好壞則是品味問題。如果有一個方式是多數人會說容易彈爆的方式,那這件事應該用科學來研究,而不是個人主觀。

有機會我會再介紹俄國鋼琴大師涅高茲的著作,他裡面提到了以速度來判斷音色的方式。我提的方式跟他提的差不多,但我是科學背景出身的,想必在這方面可以提出更精確的原則。多數鋼琴家同意,琴槌敲到琴弦的一瞬間,速度才會決定音量,這是沒錯的。在物理上,衝量只決定於碰撞物體的質量與速度 (p=mv),這也就是涅高茲在書中討論速度的原因。但音色本身不決定在速度 (因為再大再小的音量都可能產生好的音色與難聽的音色,故音色與速度無關),而是決定在加速度。很直覺的想,加速度為 0 能產生很好的音色,因為琴槌擊到琴弦時琴槌不會去 "壓" 琴弦,而是以很平順的動作去敲擊琴弦。相反的,快的加速度會產生極難聽的聲音,因為琴槌速度會越來越快,最後羊毛槌像是在攻擊琴弦,而不是彈奏琴弦。

但請讓我再說得更加精確一點。如果你把手離開鍵盤,用定速度往下,會發出一種被稱為 "很沒有焦點" 的聲音,實際上,像這裡所說,離開琴鍵往下彈大聲時,幾乎全部的鋼琴家都會說 "自由落下",不能 "向下壓",實際上也不是 "向下彈",而只是 "落下"。落下這個動作是有加速度的,完美的物理公式裡數值是 9.8,實際上不會是 9.8,是多少不一定,但至少會是個正值。

這聽起來會跟我上面提的 "加速度為 0 會產生好的音色" (特別是大聲樂段) 有茅盾。但實際上的情形是這樣的,擊弦裝置中有個東西我們稱為 jack,擊弦裝置是個很複雜的系統 (在此只討論平台琴),jack 那裡有個撥動的裝置,簡單來說,你把琴鍵往下彈,大概彈到一半左右的高度會覺得有點卡,那個位置是正要撥動 jack 的高度。Jack 是個圓型的東西,磨擦撥動後琴槌會往上彈去敲琴弦。所以說,如果你用定速度往下彈,撥動的速度就是定速度。但琴槌受到地心引力往下,所以最後琴槌的加速度其實是 "負" 值。負的加速度是一種很特殊的觸鍵,這會產生很輕巧透明的聲音 (可以想像琴槌本來以很快的速度要去敲弦,快敲到時速度一直變慢,所以雖然還是以我們想要的速度/力度敲到琴弦,但與琴弦接觸時速度會降得更快,所以會產生一種敲了就跑掉的聲音,一般來說,出的動作最終要產生的就是這個效果,你用撥弦的方式彈琴,手與鍵盤的角度從 45 度角左右變成 90 度角,繼續往外撥,最終變成 135 度角,故加速度是先正後負,也就是一開始先很快的達到我們要的速度,然後就用負的加速度彈到鍵底)。也因此,自由落下彈奏看來會有正值的加速度,但跟地心引力互相扺消,最後會跑出約為 0 的加速度,這也是為何這樣彈比較不會彈爆音的原因。

同樣的道理可以解釋為何先停在鍵上再彈大聲會產生很難聽的聲音。停在鍵上時速度是 0,為了達到很大的聲音所以只好盡快的往下彈,這會產生極大的正值之加速度。也因此,有一種和弦彈奏方式是,手先放琴鍵上,力量瞬間往下,然後再把力量全部放掉,這也能產生很大的,但比較有敲擊感的和弦聲響。然而這樣彈不會變成爆音的原因是,這樣彈會使一開始的加速度更快 (因為是瞬間向下彈奏的感覺),但力量也放的很快,所以速度上升很快,但由於快彈到鍵底時就已全然放掉,所以最後敲到琴弦時速度雖快,但加速度很小,也因此這樣彈奏的和弦敲擊感比較強 (或說,更有精神)。但很明顯的,這種彈和弦的方式不適合彈特別快的連續和弦樂段 (瞬間彈又瞬間放鬆是在一瞬之間用了兩個完全不同方向的力,連續作這個動作速度再快有限),既然不適合作快的動作,所以這種方式 (先放在琴鍵上再彈) 就更不適合用在快速音群,因為手指的肌腱彼此互有關連,這是先天的,任何後天的練習都不可能改掉這個事實。所以一個手指瞬間放鬆時不太可能另一個手指瞬間用力,比較看看分別把手指放在鍵上或不放在鍵上,用 234 以 fff 的音量彈 re-mi-fa 就能很快知道差別在那了。

總而言之,如果前幾段太過科學有點看不下去的話,就記住,越大聲的樂段越適合把手離開鍵盤,無論先放在鍵上或先離鍵,最後在觸到鍵底時絕對不要有 "壓" 的概念,任何一個受過訓練的鋼琴家都能在 1000 個音中間找到你用 "壓" 的方式彈奏的那個音符。
一個相似的強弱等級可以用大關節和較慢的速度,或是小關節和較快的速度來達成,.........
在前面幾段中, 我也介紹過用這個觸鍵來製造對比,也強調 "對比不完全是靠力度完成,高級的對比是用觸鍵來完成",那時還沒看到這一段。當看到這一段時,與該處的內容幾乎不謀而合,連用來舉例的作曲家都差不多。這不是什麼特別的事,因為任何一個訓練有素的鋼琴家都應該要知道這一點,也要知道如何作到這一點。而靠觸鍵來達到對比是個高級技巧 (好吧,也許不能說是高級技巧,因為所有的專業人士都應該會。但說這是個專業技巧應該不為過),這是個區分職業演奏與半職業演奏的一個很好的判別方式。只是很遺憾的是,對多數未受過訓練的愛樂者來說,要區分不同觸鍵是相當困難的,這也是我在上傳許多教學影片時為什麼會很重視觸鍵的原因。那些曲子多半不會太難,業餘演奏家或兒童都有機會彈到,而觸鍵是需要聽過、比較後才能知道曲別,也因此,當了解這些不同觸鍵造成不同音色的知識後,非專業的愛樂者才比較有能力去了解所謂 "不同觸鍵" 指的是什麼意思,決不是力度不同、或斷奏與圓滑奏的差異而已。

而在教學上,經常會跟學生說 "你/妳彈得不夠 '深' ",這個東西有點抽象,基本的概念是想像琴鍵在地板上,把聲音往下彈 (但請先確定已能有正確放鬆的動作,或是有好的老師指導才這樣練,不然半吊子的動作會產生出 "壓琴弦" 的聲響,結果會很可怕)。在關於 "深度" 的這個樂段,Berman 也提了,不同深度的觸鍵會製造不同的音響效果,同樣的,同一個樂句需要同一種詮飾風格時,不完美的技巧會讓彈琴的深度不同而產生出不同的音色,在詮飾上這是個很嚴重的錯誤。總之,彈琴的深度需要一些想像力,想像鍵盤在不同高度,這樣透過改變高度即能改變音色,在演奏上也是個很常用來改變音色的方式 (要用科學的方式來解釋這個動作也是可以的。想像琴鍵越深,會使動作越像自由落下;想像琴鍵淺些,會使手指還沒彈奏到鍵底時就減緩速度,產生比較小的加速度值的觸鍵;而一個訓練有素的演奏家是一定能辨別這些不同的,如果辨別不出來,我們也就不用練習這些想像力了)
列文發現:這幾乎可成為一個定理。當指接觸琴鍵範圍越小時,音色會越硬且模糊;而相反的,範圍越大時,音色會較有迴響且如同歌唱般
指面接觸大時一般來說就是前篇文章所提到的 "摩擦" 的動作,指面接觸小時就是不好的練法下就變成了一般的手指動作。這也是為何我不愛用高抬指動作,教學上也幾乎不教這類動作的原因。太過直接的動作容易產生太爆的聲音,一般演奏還行,但到了很專業的場合 (國際鋼琴比賽、DMA 的申請入學等) 這種觸鍵得不了獎,也拿不到獎學金。而 "出" 的動作雖然看來是以近乎垂直的方式接觸鍵盤,但這個動作更重要的一點是,他以 135 度的角度離開盤,並以此來避免掉難聽的音色。相反的,直上直下的高抬指動作下去的動作太直接,結束的動作也太直接,除非是超級專業的老師指導這種動作,不然一般情況下我們單單盲聽就能很清易的分辨高抬指的音色。
鋼琴演奏所要達成最重要的目標:創造一個幻象的能力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很科學的去分析每個動作,並說明為什麼要這些動作。但當曲子越來越複雜,很多東西已經超乎人類所能 "科學控制" 的範圍,適當的想像力極其重要,而訓練有素的老師在聽學生彈琴時也多半有能力知道學生彈到那些地方 "想像力不正確"。Berman 也舉了一個 Debussy 前奏曲第一冊第八首 "美麗的棕髮女郎" 中的一個連續和弦為例
說明 "連續和弦時,鋼琴家鮮少用手指來造成手指圓滑,而是透過觸鍵、踏板與適合的技巧 (在這裡是滑行的技巧) 來達成。類似的例子很快的讓我想到了 Mozart 的鋼琴奏鳴曲 K.331 A 大調第一樂章的一個變奏
這裡很多兩度音,踏板不好踩。但即使在這種情況,多數鋼琴家也只是白鍵用 15、黑鍵用 14,甚至全用 15 去彈。我聽到很多人用 15-14-13 或 15-14-13-12 想來達成圓滑,多數情況下,不是圓滑不了,就是音色突然難聽,力度控制也不對。這種地方,滑動的和弦技巧配上 "想像 6 個音一個 group 的感覺" 會更有幫助。

力度控制則是一個重要的題目,我們要會控制絕對的力度,但有時力度則是相對的,所以某些情況下,某些樂段的 mp 說不定比某些樂段的 mf 更大聲。演奏上,力度記號多數情況下我喜歡將其解讀為一種心情,像是 p 與其只解讀為 "小聲",不如去分析了解這個作品,並給予這個 p 一個適當的情緒要來得重要。力度的另一個概念則是彈琴層琴與聲部控制的問題,基本上概念是這樣的,鋼琴演奏時如同把一堆音符送上舞台,主角是誰?多半情況下,主角只有一個,獲得聚光燈的人不會太多,就算是賦格也應該清楚定義要表現的主角是誰,不然好像一個演講台,同時好幾個人在台上講話,再好的內容,除了演講者外,觀眾聽來真是一頭霧水。舞台上有幾盞燈,就代表幾個不同的聲部。多數浪漫樂派的作品,在不好的彈奏下,演奏者只給兩盞燈:主弦律與伴奏,這其實很可惜。多數情況下,伴奏常常本身會再有二個不同層次的聲部,弦律也常有不同層次的聲部。比方說,弦律是右手彈奏的八度音,這時高音都會比低音來的重要,而八度音的低音和左手可能一樣重要、也可能不一樣重要。但不管怎麼說,就是不會八度音的高低兩個音一樣重要。簡單而言,如果你要彈奏兩個音一樣大聲,一定要有相當強的理由。記得前面的比喻:演講台上正常來說主角只有一個,要放兩個主角還要使觀眾不錯亂一定要有很好很好的理由。這麼說不代表其他的人不重要,就像說賦格,把主題彈大聲不等於對題不重要或對題只是伴奏,它們也有戲份,但他們不應該有一樣的戲份。同時,越多的層次代表越高的控制力,代表越多不同的力度,也代表越多不同的觸鍵,而這也是鋼琴家練習時所追求的目標。在層次的追求上,每個鋼琴家每天都在學習,每天都試著要進步,這個目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但上面所說的細節真的會被注意到嗎?老實說,除非是自己的主修樂器而且修到一定程度,不然就算是訓練有素的鋼琴家去聽別的樂器時也不一定聽的出來。Berman 舉例,他自己曾去聽三角鐵的示範,打擊專家使用三種方式去敲打,他聽不出什麼不同,但打擊的老師跟學生都很清楚有什麼不同。這也回應了,這些細節不是每個人都聽得出來,或說,多數人是聽不出來的 (我想一場 1500 人的音樂會,能有 150 個鋼琴專業的觀眾就很了不起了)。也因此,有些比較偷機的演奏家會透過動作、表情、看來華麗的炫技等去吸引觀眾的注意,因為這些東西有賣點多了。Berman 引用荀白克的話說道:如此高度的精神發展,能讓我們在這些細微的東西上找到喜悅。他也引用了一個米開朗基羅的故事,說他非常仔細的在雕塑品背後做修補,而此雕塑品是要放在教堂的一個小角落。他曾被問說何必花那麼多心思在沒有人可看到的地方?他回答說 "天上的會看到的"。
我必須談到一個可悲的評論 "不論我們多努力的嘗試,鋼琴總是鋼琴"
我記得鋼琴家 Hofmann 也表示過幾乎一樣的說法,他說,鋼琴不管能做出多少音色,他就是鋼琴。以繪畫來比喻,鋼琴就像素描,畫得再怎麼好也不可能變成水彩畫,而鋼琴家所追求的就是畫出最漂亮的素描,而不是讓自己畫的像水彩畫。模仿或想像不同樂器的演奏的確是一個重要的技巧,但也別捨本逐末,仔細思考這個樂段在鋼琴上應該怎麼表現,用什麼樣的觸鍵才是主要的。畢竟,素描再怎麼畫也不可能變水彩,適度的想像可以讓你的素描有生命,但再怎樣,灰階的東西再怎麼想也不會變成彩色的東西。

 

2 則留言:

  1. 老師您好:
    我看了您在網路上關於如何練習彈奏音色的影片,前面關於手腕的運用及練習方式,跟以前我的鋼琴啟蒙老師教我的非常相像。除了掃手指這部分她還沒有講到之外。
    但是因為我的老師出國了,所以後來我自己在網路上找音樂系也是主修鋼琴的研究生當家教。新老師說我的手腕動作太大,是很浪費效率的。然後我練蕭邦練習曲的第九首蝴蝶,有大拇指第一個音必須加重音,就不小心傷到拇指關節了。因為我的手掌太小,撐開大概剛好八度,這曲練得挺吃力,聽起來就是完全飛不快又笨重的蝴蝶。老師有說手要放鬆,但可能八度音是個大問題。
    後來又練了蕭邦練習曲的第一曲,右手琶音的音型,老師說手要盡量維持一種固定不變的手型,然後在琴鍵上平行移動,手腕動作不能太大,就可以幫助穩定又快速的彈奏。跟以前我老師教我用手腕去帶琶音的方式完全不一樣。我對琶音的固定手型好陌生。覺得好沮喪,想知道如何不把手弄受傷又可以練好蕭邦練習曲的方法。想拜託老師解惑! 也希望有機會可以看到老師更多這方面的教學影片。PS我已經學完徹爾尼40跟巴哈創意曲,覺得自己還停在不上不下的程度....

    回覆刪除
  2. 我現在很少用 blogspot,請至 http://www.huangguangli.com 更新追蹤,或寫信至 huangguangli@huangguangli.com。 過年回家沒帶電腦,回覆慢,請等我今天,有電腦後再詳回,謝謝

    回覆刪除